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“倒计时100天”新闻发布会
 
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今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,将作为继亚投行之后,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的又一个重要支撑。我们愿与各国共同努力,致力于将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发展成就、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,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公共产品,践行新发展理念、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。
 
除了上述所讲的进口博览会举办重要意义和目标定位“不一般”外,从展会自身角度看,和其他国内外知名展会相比,进口博览会的“不一般”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 
一是重视程度“不一般”。进口博览会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、亲自宣布和亲自推介的,习近平主席对精心筹办好进口博览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专门强调,要办好首届进口博览会。国务院成立了由34个部委、相关单位和上海市共同组成的进口博览会筹委会,汪洋同志、胡春华同志先后担任主任委员,亲自指挥,多次研究部署筹备工作。可以说党中央、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,为做好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这是一个特点。
 
第二个“不一般”,是内涵主题“不一般”。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,在当今世界经贸领域也是独一无二的,这与一些国家经贸政策内顾倾向形成很大反差和对比。就像我刚才所介绍的,我们第一次进行博览会的筹备,就达到27万平方米,可以说这个规模也是空前的,在国际上也进入了商业展的前列。所以从内涵主题来讲,应该说没有其他国家这样做过。我觉得这是第二个特点。
 
第三个“不一般”,就是架构设计“不一般”。进口博览会首次将国家发展成就展示、企业商业交易和国际经贸论坛纳入同一个平台,“三合一”的架构模式有别于其他展会,也是进口博览会的独特之处和特色所在。我们在6天之内要完成这三件事,可以说难度确实十分大。
第四个“不一般”,是起点标准“不一般”。首届进口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紧紧围绕“五个一流”,即“一流企业、一流产品、一流环境、一流服务、一流成效”的总要求进行筹备,坚持高起点、高规格、高要求,以“五个一流”推进落实贯穿各项工作,力争展示最优秀的企业、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,提供最优质的服务,打造最好的参展参会体验。
 
第五个“不一般”,是规模档次“不一般”。截至目前,前面已经介绍了,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00多家优质企业签约确认参加企业商业展,展览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,预计有来自境内外的超过15万名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,充分体现了进口博览会的吸引力、影响力和生命力。在这里我也可以跟各位媒体朋友们说,在27万平方米之外仍有众多企业还在排队。这是规模档次“不一般”。
 
第六个“不一般”,是国际反响“不一般”。进口博览会不是中国的独唱,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,共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国家展,预计届时参会的外国政要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副部级以上政府官员数量将达到数百名。
 
第七个“不一般”,是平台效应“不一般”。进口博览会不仅提供货物和服务交易,还承接了国家发展成就展示,全球经贸领域重大问题探讨等多重功能,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。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将围绕国际经贸重大、热点议题开展深度对话和探讨,就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、新变化、新动态展开精彩纷呈的思想交锋,为新时期国际经贸发展建言献策,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。
 
第八个“不一般”,是城市保障“不一般”。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,刚才吴清副市长也做了介绍,可以说没有先例可循,这给城市保障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和挑战。上海作为进口博览会的主办地,专门成立了城市保障领导小组,下设19个工作组,制定了总体方案和分方案,坚持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“两手抓”,全力推进城市保障各项工作,可以说难度非常大。我就粗粗梳理一下,办展方面的这些“不一般”,也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跟国内外大型展览不一样的地方。谢谢!
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】: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,会迎来大量国内外嘉宾和客商。想问上海市领导,届时面对客流强度大、保障要求高的特点,上海将如何做好交通住宿餐饮保障,提供有“温度”的城市服务?
【吴清】: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。关于“温度”问题,今天提这个问题非常合适,因为今天“温度”够了,有点高。外边的公安战士站半天,他们更有体会。我们希望办博的过程中,会提供适当的温度,让大家感到舒适的温度,像您说的,这次进口博览会会有很多人来,也是全世界第一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,刚才王部长讲了八“不一般”,其中讲到保障“不一般”,就包括了提供一个有合适温度的城市服务。
 
估计一下,这次进口博览会可能有40万左右参展人群,预计还会有15万境内外采购商到会。这次博览会有很多重要的外事活动,团组级别很高,这对城市运行是不大不小的挑战。
 
我们说不大不小是因为挑战本身很大,但是经过我们的重视和准备,我们认为是可以应对的。按照筹委会的统一部署,筹委会主任胡春华同志和李强书记,多次强调,包括刚才在“冲刺100天决胜进博会”誓师动员大会上都特别强调了在保障方面要精益求精。希望通过精益求精提供城市保障服务,让境内外的参展人员得到比较愉快的体验。感受到合适的温度,留下美好的记忆,希望来了就不想走,来了还想再来。
 
具体来说,一个是行方面,根据大客流、短时间集聚特点,协调民航、铁路等相关部门,加密航班、火车频次,保障客商嘉宾“进得来、出得去、行得畅”;借鉴2010年上海世博会、上海国际汽车展等大型展会活动期间城市交通组织模式,结合今年以来的大型展会,实际上也当做压力测试,作为我们提升机会,能够通过采取城市交通保障措施,按照确保“开幕首日交通精准、专业日交通有序、公众日交通可控”。建立多层次、集约化的客运保障系统;建立分散引导、需求可控的道路保障系统;建立全面感知、个性服务的信息保障系统;建立协调运作、多措并举的综合管理保障系统。争取保障会展期间市内交通“便捷畅通”。这是相对的,要比较能够行得畅,但是人流很密集的时候,顺便借这个机会呼吁,尽可能利用公共交通,公共交通系统会提升保障能力。